綠色食品 上海青(小白菜)生產技術規范
1、范圍
本標準規定了綠色食品上海青(小白菜)的產地環境條件要求和生產管理措施。
本標準適合于婁底市三和綠緣高科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綠色食品上海青(小白菜)的生產。
2、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條款通過本標準的引用而成為本標準的條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隨后所有修改單(不包括勘誤的內容)或修訂版均不適用于本標準,然而,鼓勵根據本標準達成協議的各方研究是否使用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適用于本標準。
GB16715.2瓜菜作物種 白菜類
NY/T 393 綠色食品 農藥使用準則
NY/T 391綠色食品 產地環境技術條件
NY/T 394綠色食品 肥料使用準則
3、產地環境
應符NY/T 391綠色食品產地環境技術條件要求。
4、生產技術管理
4.1保護設施
包括玻璃溫室,塑料大、小棚,連棟大棚,地膜覆蓋等。
4.2 栽培季節劃分
4.2.1秋白菜栽培:大暑至白露播種,立秋后至秋分后定植。
4.2.2冬白菜栽培:白露至寒露播種,寒露至立冬定植。
4.2.3越冬白菜栽培:寒露至大寒播種,立冬至雨水定植。
4.2.4春白菜栽培:立春至春分后播種,驚蟄至谷雨后定植。
4.3品種選擇
應根據栽培季節的不同氣候特點和生產上的要求選用不同的品種。
4.4育苗
4.4.1育苗設施選擇
秋冬播育選用溫室,塑料大、小棚等育苗設施,對苗床進行消毒處理,創造適用秧苗生產發育的環境條件。
4.4.2育苗床土準備
苗床用地要選擇土壤疏松、保水、保肥及排水良好的田塊。選好地塊施足底肥后,再翻耕曬白,做到畦土細碎,平整,播種時要撒播均勻。
4.4.3播種期
根據栽培季節,育苗手段和壯苗指標選擇適宜的播種期。
4.4.4種子質量
種子純度≥95%,凈度≥98%,發芽率≥95%,水分≤8%。
4.4.5播種量
根據定植密度,每667m2栽培面積育苗用種量0.2~0.3kg。
4.4.7播種方法
將種子均勻撒播于床土上,播種后用40——50%腐熟人畜糞“蓋腳”。次日打復水一次,以后視畦面干溫情況決定澆水量。
4.4.8苗期管理
出苗后停水2—3天,追施稀糞水。苗期進行兩次間苗,出苗后6—10天,幼苗長出1—2片真葉時間苗一次,苗距3—4cm;再過5—6天,進行第二次間
苗,留強去弱。間苗后均用清糞水澆施,促幼苗生長。
4.5整土施基肥
前作收獲后,及時清除殘株雜草,并翻耕曬白,再整地,做到畦面平整。土坨細碎。春白菜栽植時,雨水多,多施一些陳煤灰、土雜肥,以便爽水和提高地溫,并做深溝高畦。夏季栽培或早秋栽培時,氣溫高,畦可稍低些,便于保濕和淺水灌溝。秋冬菜一般要用高畦。定植前施基肥,以腐熟人畜糞1500——2000kg為宜。
4.6田間管理
4.6.1肥水管理
白菜葉片大,蒸發量多,要求肥水充足,肥料成分以速效氮為主,定植時施15——20%清糞水,幼苗成活前每天早晚澆水一次,尤其夏秋栽培后氣溫高,宜連續澆水3——4天。幼苗轉青后,施20——30%人畜糞水一次,隔1星期后再澆一次,至苗高22——26cm施50%濃度糞水一次,每667 m2施1500——2000kg。采收前1周,應停止追肥。越冬白菜應掌握|“前期淡肥勤施,次年及早追施濃肥”原則,以防過早抽苔開花。
4.6.2采收
白菜植株到一定大小可隨時采收。成株采收標準:外葉葉色開始變淡,基部外葉發黃,葉叢由旺盛生長轉向閉合生長,心葉伸長至與外葉齊平。
4.7病蟲防治
4.7.1主要病蟲害
霜霉病、白斑病、根腫病及菜蛾、菜粉蝶、黃曲條跳甲、猿葉蟲等。
4.7.2防治原則
按照“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堅持以“農業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為主,化學防治為輔”的無害化治理原則。
4.7.3農業防治
4.7.3.1抗病品種:針對當地主要病蟲防治對象,選用高抗多抗的品種。
4.7.3.2創造適宜的生長環境條件,培育適合壯苗,提高抗逆性,適宜的肥水避免低溫和高溫障害,深溝高畦,嚴防漬水,清潔田園,做到有利于植株生長,避免侵染性病害發生。
4.7.4物理防治
4.7.4.1設施防護:利用防蟲網和遮陽網進行避雨、遮陽、防蟲栽培,減輕病蟲害的發生。
4.7.4.2殺蟲燈誘殺害蟲:利用頻振殺蟲燈、黑光燈、高壓汞燈等誘殺蟲害。
4.7.5生物防治
4.7.5.1天敵:積極保護利用天敵,防治病蟲害。
4.7.5.2生物藥劑:采用瀏陽霉素、農抗120、苦參堿、魚藤酮、農用鏈霉素等生物農藥防治病蟲害。
4.7.6主要病蟲害藥劑防治
使用藥劑防治應符合NY/T 393 綠色食品農藥使用準則。保護地優先采用粉塵法、煙熏法。注意輪換用藥,合理混用。嚴格控制農藥安全間隔期。
凡經國家批準登記可在小白菜上使用的新農藥,如暫無農藥殘留量、使用次數及安全間隔期的,可參照農藥說明書使用。
上一篇:
無公害 菜豆生產技術規范
綠色食品 黃瓜生產技術規范
下一篇: